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毛乌素沙漠能实现人工造林,为何塔克拉玛干沙

来源:沙漠与绿洲气象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1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说起沙漠,相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王维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壮阔美景。多想身处在这样的美景下,与朋友对酌相谈,与爱人行走在金黄的砂砾上,留下一道只有两人的印记。

说起沙漠,相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王维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壮阔美景。多想身处在这样的美景下,与朋友对酌相谈,与爱人行走在金黄的砂砾上,留下一道只有两人的印记。


但是,这样的景象只存在于诗人的词句中,真正的沙漠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。风卷起泥沙在空中狂舞,将井井有序的城镇变成乱糟糟的一片。人们在沙漠边上承受着风沙之苦,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,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。

在上个世纪有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沙漠——“沙进人退”。由于长期的乱砍乱伐和伐木开田,导致沙漠边缘一些脆弱的环境崩溃,最终逐渐沙漠化。在以往的新闻报纸中,我们常常会看到沙尘暴的身影,这些就是不注重保护环境惹的祸。


后来我国开始实行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等等项目,经过十几年的植树造林工作的努力下,我国沙漠面积逐渐缩小,获得了重大的治沙效果。比如我国的毛乌素沙漠,现在周边已经郁郁葱葱,变成了一处美丽的森林海洋。

很多人都在想,既然毛乌素沙漠治理取得了成功,那我们能否征服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呢?如果实现了是好事还是坏事?


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功

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要先了解,我们是如何治理好毛乌素沙漠的。其实毛乌素沙漠并不是自然形成的,准确来说这里曾经是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肥沃土地。曾经的匈奴王朝还在这里建立了都城,后人称这里为“塞上江南”!

不过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,在唐长庆三年的古籍中曾记载这里“飞沙为堆”,说明已经出现了土地沙漠化的症状。不过当时还并没有多严重,在明朝的时候这里仍然被形容为肥沃之地。


直到清朝雍正年间,这里不再是水草丰茂的百里沃土,变成了“风卷沙土与城平”的沙漠。很明显,经过几百年的变迁,由于过度放牧和砍伐树木,这里水土流失严重,变成了一片“人造沙漠”!

在上个世纪,这里的风沙已经严重的影响力人们的出行安全,产生的沙尘暴对产业设施以及生产工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。最让人担心的是,就算没有人再去迫害森林,风沙也会逐渐蔓延侵蚀边缘的土地。


看到危害越来越严重,我国着手整理沙漠化。先是种植防护林,以易存活的高大树木为主。其次,建立起引水设施,修建人工灌溉渠,逐渐改善沙漠的土质,也为防护林提供水源。最后,利用麦田方格逐步反攻沙漠。

在60多年的努力下,我国的治沙人成功地让风沙止步,完成了沙丘变森林的梦想,毛乌素沙漠周边的民众再也不用担心风沙的骚扰了。

不过毛乌素沙漠的成功并不能运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上!

塔克拉玛干沙漠

众所周知,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,我们能不能用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方法来“攻占”塔克拉玛干沙漠呢?答案是否定的!我们不能这样做,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自然形成,而非人为形成的。


第三纪末期地球版块激烈运动,导致青藏高原周边山地被整体抬起,形成了世界屋脊。这座“高墙”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,再加上这里是我国内陆,西北地区又常年多沙,经过多年的地质变化,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。

所以,塔克拉玛干沙漠自古就是沙漠性气候,骨子里天生就有沙漠的基因。如果非要把它变成绿洲,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青藏高原遮挡湿润空气的问题,也就是说要把青藏高原削低才行。

或者说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灌水,灌溉整个沙漠,保证植物正常发育。不过这基本上等于白日做梦,水资源够不够不知道,单单每天沙漠蒸发的水,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。就是再怎么改造,这里也不会成为下一个“塞上江南”的。

因此,我国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自然形成的沙漠的态度,基本上是采取分段治理的方法。比如在河流、公路附近种植树木,保证基础设施不被沙漠迫害,以点带面地扩大绿植面积。

总结

治理沙漠是必须的,但也要分清楚情况和对象。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自然形成的沙漠,是不需要过得干涉的,只要注意不要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就好。至于毛乌素沙漠,就需要加强监管,防止乱砍乱伐,避免再次出现“人造沙漠”的出现!

文章来源:《沙漠与绿洲气象》 网址: http://www.smylzqx.cn/zonghexinwen/2022/0314/572.html



上一篇:MMO《黑色沙漠》“永冬之山”拓展4月6日正式上线
下一篇:沙漠玫瑰开花少?赶紧“剪一剪”,做好3步,让

沙漠与绿洲气象投稿 | 沙漠与绿洲气象编辑部| 沙漠与绿洲气象版面费 | 沙漠与绿洲气象论文发表 | 沙漠与绿洲气象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沙漠与绿洲气象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