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沙漠与绿洲气象》投稿[10/07]
- · 沙漠与绿洲气象版面费是[10/07]
中国沙漠变绿洲,巴西猛砍雨林!全球异常暴热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亚马逊雨林占据了全球热带雨林总面积的一半,有效地帮助地球储存着800~1200亿吨的碳,对地球减碳,发挥着巨大的作用,但因该雨林不断地被损毁,其储碳能力也在逐渐的下降,也就
亚马逊雨林占据了全球热带雨林总面积的一半,有效地帮助地球储存着800~1200亿吨的碳,对地球减碳,发挥着巨大的作用,但因该雨林不断地被损毁,其储碳能力也在逐渐的下降,也就说说亚马逊雨林的碳汇在不断减少。
内陆降水循环
巴西人权观察部主任Maria Laura Canineu说过:在有效遏制森林砍伐之前,大火将年年持续,破坏亚马逊雨林。
随着全球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小,我们的地球似乎“发烧”了。地球环境逐渐恶化,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极端天气不断出现、自然灾害频频发生。
为何说巴西是地球森林覆盖率降低的罪魁祸首呢?这就与它广袤的热带雨林覆盖面,和多年持续的伐木有关。
从砍伐森林到气候变干旱、各地出现高温、森林火灾频发,这一件件事情,都指向巴西对雨林的破坏。
今年6月25至30日,美国俄勒冈州37℃高温持续不断,受灾最严重的穆特诺玛县已有67人死亡,其中40人被确认,由于体温过高而死,至此,高温已杀死数十人。截至7月7日俄勒冈州高温致死人数已达107人!
中国森林分布
更令人震惊的是,北美高温仍持续不下。加拿大连续三天,出现49.6℃的最高气温,在此之前,加拿大气温最高不超45℃。高温致人死亡,可能只是灾难的开始,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,已经远远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。那么高温酷暑的原因何在?这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息息相关。
全球都在努力的时候,巴西却反其道而行之,肆意砍伐森林、焚烧土地,导致热带雨林不断减小,严重影响了各国努力减碳的成果,相比之下,我国则为减少地球碳排放做出了突出贡献!
热带雨林减少的后果,炎热只是初步影响,炎热之后便是干旱。依照惯性思维来讲,我们总是将海洋作为降水的直接来源,但这只适用于沿海地区,对内陆地区而言,江河湖泊的蒸发、植物的蒸腾作用,都是降水的源头,而森林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地表蒸发的水分进入大气,形成降水后落入森林,森林将水分储存起来,通过大量地表蒸发和蒸腾作用,再次形成降水,如此反复形成水循环系统。
碳汇,就是指森林吸收二氧化并储存的能力,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,将其固定在植被里,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,减缓全球变暖的脚步,在调节地球生态平衡上有着重要的意义。1990年,全球范围内未被破坏的热带雨林,能吸收大气中约460亿吨的二氧化碳,到2010年,吸收量减少至250亿吨。短短20年间,热带雨林的储碳能力就下降了约45.65%。
“三北防护林”工程,始于1978年,这一工程的实施,有助我国预防自然灾害、促进经济发展,改善生态环境、维持生态平衡等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自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,截止至2018年,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的5.05%增加到了13.02%,在中国北方形成了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随着我国绿化工程的不断进行,陕西吴起县林木覆盖率,1997年为19.2%,现今为20%以上;河北塞罕坝林场林木覆盖率,由建厂初期的11.4%增长至80%;更有陕西毛乌素沙漠林木覆盖率,70年间由0.9%增长至33%,以及被彻底绿化的库布齐沙漠。
热带雨林的蒸腾作用最为强烈,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道格·希尔认为,亚马逊雨林的高降水量来自热带雨林,如果没有热带雨林,亚马逊的内陆地区将会变成沙漠。再者,亚马逊流域三分之一的水分来自热带雨林的蒸腾作用,随着雨林的不断减少,该流域远离大洋的下风区将会出现持久严重的旱情。
亚马逊茂盛的热带雨林
中国努力搞绿化,全国绿化面积在逐年上涨。但数据显示,地球植被覆盖率涨势微弱,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人类对森林的大量砍伐。
一直以来,我国对绿化都很重视,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后期,陆续启动了三北防护林等绿化工程,以提高我国的植被覆盖率。
中国的印度引领全球绿化之路
自2019年巴西总统雅伊尔·博索纳罗 上任以来,他就职的第一年内,巴西森林砍伐率增加了85%,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,巴西政府承诺到2020年,将总体森林毁坏面积降低至3925平方公里,可同年七月底,毁坏面积已达4700平方公里。
亚马逊雨林,覆盖了巴西、秘鲁、哥伦比亚,和其他六个国家小部分地区,与海洋植物一起,生产了我们呼吸的大部分氧气,所以被人们称为“地球之肺”。在被地球之肺覆盖的国家中,巴西的雨林面积占有率是最高的,约为整个亚马逊雨林的60%。
文章来源:《沙漠与绿洲气象》 网址: http://www.smylzqx.cn/zonghexinwen/2022/0524/586.html
上一篇:继发洪水后,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,未来沙漠会
下一篇:罕见龙卷风现身内蒙古荒漠草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