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沙漠与绿洲气象》投稿[10/07]
- · 沙漠与绿洲气象版面费是[10/07]
雨后沙漠惊现摄人心魄的“沙狐之眼”,摄影师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用《沙狐之眼》呼吁保护生态 (扬子晚报?紫牛新闻记者|张冰晶) 王汉冰拍摄的作品《足迹》 无人机拍下摄人心魄的画面 王汉冰说:“二十多年来,我
用《沙狐之眼》呼吁保护生态
(扬子晚报?紫牛新闻记者|张冰晶)
王汉冰拍摄的作品《足迹》
无人机拍下摄人心魄的画面
王汉冰说:“二十多年来,我拍摄了十几万张照片,具体多少张我自己都数不过来,很多照片给我带来了荣誉,但我觉得,拍摄给我带来的最大思考是,我们要敬畏大自然,要携手去保护自然生态。”
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,金秋九月,胡杨是新疆最为知名的金色名片。王汉冰说,胡杨在沙漠地区被称为“守护神”,千万年来,它们守护在边关大漠,守望着风沙,“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我们新疆旅游拍胡杨林,而我自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,对胡杨防风固沙、保护沙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体会得更深刻,所有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拍摄它们。”
二十多年拍摄家乡
王汉冰从2015年开始玩无人机,多次参加了大疆创新及其旗下航拍社交平台SkyPixel天空之城联合举办的无人机摄影大赛。2016年,他的作品《探》获得专业组“美”一等奖,“那幅作品拍摄的是一位牧民牵着一支骆驼团队在沙漠上行走,骆驼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。骆驼队的行进路线是弯曲的,充满了线条感,而脚印与背影带来的沧桑感也是我想表达的东西,大漠是我的家乡,家乡需要一代代的乡民们和这里的生灵共同守护。”
“大漠胡杨王”王汉冰
新疆沙漠雨后出现“狐狸脸”
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图片的作者王汉冰,1968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摄影师。这幅作品是他今年7月在新疆的阿尔金山考察时用无人机拍下的,无人机显示海拔高度为4051米。“这是我隔了十年再次来到阿尔金山,碰巧前几天刚下过雨,当天天空放晴,原本干旱的沙漠上就留下了水洼。我用无人机视角注意到了这些湛蓝湛蓝的水洼,忽然觉得它们很像眼睛!仿佛是惊鸿一瞥,我被击中了,随即不断地飞着无人机找角度构图,花费了大约2块电池的续航时间拍了几十张照片,最终选出了一张神韵最像狐狸的,就有了这张《沙狐之眼》。”王汉冰爽朗地笑着说,“可以说是我和大漠‘四目对视'的缘分吧。这种现象在干旱的沙漠并不常见,原本水洼没有那么清澈,巧在当天天空很蓝,倒映在水里就成了蓝宝石一般的颜色。”
两汪水洼,一道沙梁,从高空俯瞰,宛如正在凝视天空的沙漠之狐。这是摄影师王汉冰近日在“瞰世界·第八届(2022)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”中获得“年度图片”殊荣的作品,他给这张照片取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《沙狐之眼》。作品拍摄于干旱少雨的库木库里沙漠,以金黄色的大漠为背景,两汪碧蓝色的水洼仿佛狐狸的眼睛,弯曲有弧度的沙梁好似狐狸的口鼻,带着一丝青丘狐狸的妩媚。这张照片获奖后,迅速在网络传开,很多网友议论:“好勾魂的一眼!”“这一眼似乎洞穿千年。”
文章来源:《沙漠与绿洲气象》 网址: http://www.smylzqx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4/592.html